7月16日,太和智库与上合国家青年平台 SCOLAR Network联合举办了有关元宇宙主题的第二次青年讨论会。活动邀请到三位嘉宾:唐兴通、Biman Najika Liyanage和蒋启迪,就话题 “元宇宙,是逃避现实的 ‘乌托邦’吗?”分别与参会青年进行了观点分享与讨论。
太和智库研究员唐兴通认为,元宇宙只是个商业概念。人类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迁徙。这一次,人类正在完成的迁徙是从物理空间迁徙到网络空间,或者说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并存的社会。元宇宙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工具。元宇宙主线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约束,改变了生产关系。这个变化是从来没有过的,它是非线性的,是颠覆性的,其本质是社会范式的转移。游戏规则改变了,我们必须积极调整,以应对网络空间的入侵。流动的是高科技,是新的空间,但不变的是人性。我们在物理空间所掌握的能力、行为在网络空间基本上都有相关的映射。一旦理解了网络空间的游戏规则,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位置,获得这个社会更好的回报。从物理空间走向网络空间,才是我们人生接下来面临的一个大的社会和政治经济的背景。
Wonder Technologies的联合创始人Biman Najika Liyanage与大家分享了他十年来对数字孪生和人类行为的研究经验。元宇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,因此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概念。他带领与会者回顾了从Web 1.0到今天的Web 3.0在技术转型和价值体系方面的历史和发展,并解释了每个阶段的关键特征。Biman认为,在元宇宙中,人类是客人而不是创造者。特别需要提出的是,考虑到人工智能在DALLE-2等项目的最新进展中扮演的创造者角色,我们需要给人工智能时间和机会,使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人类,这可能是实现与技术和谐相处的秘诀。他还和与会者分享了一些建议,鼓励大家专注于个人所热衷的事情,不要只是追随潮流;要将技术作为工具,并在使用它们时多加注意。
作为清博创新院的首席策略官,蒋启迪老师从技术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国建造便捷、开放、经济的元宇宙虚拟空间所面临的技术成就与挑战。围绕清博智能推出的标准化SaaS产品“元娲”-虚拟人驱动平台,蒋老师介绍了建造元宇宙的三个重点:人、货、场。“人”指可以部分取代和替代人类活动功能的虚拟人、高仿人与机器人。截至目前,元娲平台已有多位虚拟人形象可选,包含了真身复刻型、二次元、写实类虚拟人三种类型。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自由选择,进行虚拟直播、虚拟视频、虚拟办公等活动。“货”指人们进入元宇宙之后,开展社交及交易行为的方式,即人们常说的数字资产。目前,国内的数字资产只可进行初次买卖,不可进行二次交易。“场”指人们在元宇宙进行社交行为的场景,如“无尽之塔”(国内首个元宇宙科技城,将“人”和“货”纳入智能时空)。人、货、场的有机结合使得入驻“无尽之塔”的用户在虚拟空间内漫游,并对数字资产进行管理、交易、聚合等。
Moments of the Event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Swipe for more photos
The Hosts
太和智库是2013年在中国北京成立的民间智库,以“促进文明互鉴,助力和平发展”为使命,秉持“关注时代需要”的行动理念,致力打造高质量智慧产品,为中国发展贡献决策建议,为中外交流提供智力支持。太和智库聚焦国际关系、民族宗教、教育文化、经济,科技五个研究领域,并与全球主流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,持续通过媒体伙伴和自有平台对外发布研究成果。太和智库定期对外发布英文电子期刊 “TI Observer”,部分重大研究成果以“太和文库”形式集结出版。